中国这件事,震惊了外企高管
“他们领先于我们,甚至超过了预期”
“我们被中国人颠覆了。”本田首席运营官青山真治(Shinji Aoyama)发出这样的感慨。
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展出的各类电动车让不少外籍高管感到惊讶。
日本媒体称,在近期的年度简报会上,本田社长三部敏弘(Toshihiro Mibe)承认,本田在全球电动车竞争中落后了。“他们领先于我们,甚至超过了预期,”三部敏弘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旅行限制和隔离措施,世界与中国的联系基本上被切断,中国的电动汽车取得了长足进步。
丰田汽车公司CTO、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同样对这次上海车展之行感触颇深。他说,在上海的这几天,重新感受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全新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今后丰田在中国业务开展的工作方式不是说中国和日本商量着来,因为有中国现地的需求、中国现地的声音,只有当机立断在中国现地做决策,才能开发出令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商品。”中嶋裕树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在关于上海车展的报道中称,本月回到上海车展的大批外国高管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这段时间取得的快速进展感到震惊。大量新型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出现在车展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那些老牌车企面临的挑战。
在疫情阻隔中外交流的三年时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巨大变化让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强国“惊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到了可以“沾沾自喜”的时候。在外资车企“幡然醒悟”并“奋起直追”的当下,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尽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盈利,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电动车市场“三年巨变”
短短三年,中国汽车市场就上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戏码。
国际能源署(IEA)4月26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占比达到了60%。
在汽车市场常年居于“追赶”地位的中国汽车品牌,终于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拉动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8.4%;德系和日系乘用车紧随其后,分别占我国全部乘用车市场的23.9%和23.1%。到了2022年,中国品牌零售累计份额攀升至47%,德系、日系、韩系、美系品牌市场份额却出现下滑。
崔东树表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攀升归功于其在新能源车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中国银河证券分析认为,合资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在于2022年芯片短缺问题加剧,主流合资品牌库存水平下行,导致零售端难以发力。另一方面,在电动智能化浪潮中,创新属性较强的新能源产品替代加快,产品竞争力不足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上下游产业。2022年,我国的电池产能近900吉瓦时,占全球总产能的77%,拥有全球10大电池制造商中的6家。与此同时,中国厂商已经供应了全球几乎一半的汽车零部件。
“这几年工作、生活在中国,走过很多座城市,见证了中国日异月新的发展和变化,也注意到中国市场对丰田的挑战,以及存在的巨大机遇。”丰田汽车公司执行役员、中国本部长、丰田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上田达郎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此次上海车展,总部派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管阵容,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了解疫情三年期间中国市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某跨国车企中方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该车企此前在电动化的转型中极为缓慢,导致目前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较为被动。“上海车展对总部高管的触动很大。”上述人士称。
上海车展是汽车产业日渐密集中外交流的开始。据本田中国方面消息,车展之后,一大批来自总部的研发、市场和智能化的管理层,将与比亚迪、吉利、蔚来等中国企业进行交流,试图加快马力,重现本田的昔日荣光。
大胆放权,奋力追赶
如果说此前传统汽车制造商对于新能源浪潮多是“观望”态度,此次上海车展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不少跨国车企高管开始发自内心地希望做出一些改变。
跨国车企高管纷纷来到中国,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奥迪汽车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斯曼都带领团队现身上海车展现场。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2022年,包括大众汽车、丰田、通用等国际车企巨头虽然在销量有所下降,但在利润上却实现了增长。反观国内车企,虽然市场增长势头向好,但盈利能力仍相对欠佳。尤其是新能源车企,除了比亚迪外,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2022年亏损达144.4亿元,小鹏汽车2022全年净亏损达到91.4亿元,理想汽车亏损达20.1亿元,三家企业亏损幅度呈现扩大趋势。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汽车市场涌现出不少造车新势力,但市场洗牌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不少造车新势力甚至还未实现量产,就已经夭折。
宝马中国市场部副总裁夏辉称,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中国汽车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很多品牌他们都没有听说过。
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华晨宝马CEO戴鹤轩博士(Dr. Franz Decker)也发出疑问:“这会是一种新能源的虚假繁荣吗?因为两年之前我看到的领先者很多如今已经不见了,两年之后,眼下这些热闹的品牌,他们会不会也会消失?”
而大浪淘沙的步伐还在加快。
近日,天眼查消息显示,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重整”信息,案号为(2023) 鲁0725破申1号,案件类型为“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为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法院。
恒大汽车同样没能为许家印带来希望。4月24日,恒大汽车在公告中披露,因资金不足,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5。同时,恒大汽车发布公告,中国恒大拟2元收购恒大汽车相关项目并揽下约248亿债务,以帮助恒大汽车走出困境。
而包括宝能、威马、爱驰等多家车企,如今也面临停产、销售网点退网等问题,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正成为全新的发展轨道,中国汽车品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但是,在造车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传统汽车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制造积累,仍拥有不可小觑的实力。当所有选手ALL IN 电动化之后,究竟谁能够行稳致远,目前远未到给出最终答案的时候。
作者:刘珊珊
编辑:郑宇
运营编辑:肖冉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中国,新能源,丰田,汽车,品牌,市场,本田,中国汽车,汽车市场,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