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发文:部分口腔医疗项目将纳入医保
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联合医保局、药监局、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包含了口腔医疗耗材采购供应、服务价格治理、医保政策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口腔医疗项目可能纳入医保支付一项尤其值得关注。
《通知》指出:在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治疗性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支持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发挥作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但是,国家卫健委未明确所谓“符合条件”具体是什么。
这条消息引发了外界对种植牙进医保的猜测。健识局注意到,今年1月起,内蒙古已经率先将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9月14日凌晨,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发微博称:中国有几十亿颗牙齿缺损,补种的不到1%。在他看来,四部委发文要推动口腔治疗性项目医保支付,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吕建明表示:“韩国种牙就是医保支付的。不应该把绝大多数国人屏蔽在口腔医学大门之外。”
图源:四川省医保局
在种植牙集采前,不少地方的民营牙科机构收费就比公立医院更低。目前公立医院价格也打下来了,民营机构的价格会更低。吕建明对外表示:“我们的医院要让中国人种得起牙,矫得起牙为己任。但是确实不是很成功,我们自己人也不大认同。”
2022年,民营牙科龙头通策医疗营收、净利双降,其中,种植牙类业务实现营收4.48亿元,仅增长1.5%,较2021年的38%增长有明显的下降。通策医疗对此解释是,市场对种植牙集采普遍处在观望中。但今年上半年集采执行后,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只有3%的增幅。这表明集采暂未对通策医疗带来多大正面收益。
种植牙进入医保的好处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具备医保支付条件的小诊所或将出清,通策医疗等头部口腔医院可能会迎来机会。
种植牙进医保,可能性几何?
长期以来,种植牙都进不了医保,这是有原因的。
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函中明确:种植牙属于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不符合医保报销“保基本”的定位,因此暂时未考虑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万元种植牙”的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但其实对于牙科的降价,国家医保局的行动一直比较谨慎。《通知》中还给部分牙科项目留了生存的口子:对全牙弓修复种植等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项目,允许与常规种植牙手术拉开适当差距,后续会纳入各地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管理。
更关键的是,医保基金能否承受种植牙的花费?
种植牙进医保,这次《通知》里明确提到了一点:“在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医保基金的宽裕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将种牙纳入医保,这和此前的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有点类似:国家层面鼓励,各地按医保基金富裕程度自行决定。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2年医保基金结余6266亿元。具体到省来看,多个省份医保基金相对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2022年,四川省基本医保当期结余385.58亿元,北京相对更高一些,结余为609.57亿元。
今年1-7月,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18612亿元,同比增长8.8%,总支出15528.66亿元,同比增长19.3%。支出的增幅远高于收入。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
种植牙如果纳入医保,大部分患者将会是中老年人,很大一部分会是城乡居民医保覆盖的人群。当前城乡居民医保总盘子已经不乐观,要想报销种牙费用,恐怕只有部分省份或地区有这个实力。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医保,医疗,亿元,口腔,基金,集采,项目,结余,价格,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