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7岁女孩被多人霸凌事件:和稀泥式通报不利于平息纷争
纵览新闻评论员 任凯
近日,湖南娄底冷水江市一网名为“太阳妈妈的故事”的网友在网上爆料,其就读于娄底渣渡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学校遭到十余名女生霸凌,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0月30日,冷水江市联合调查组通报称,当事人系被另外几名同学“短暂围住拍打”,初查未发现存在故意伤害的情形。这一结果引发了网友们普遍质疑和不满,认为通报涉嫌偷换概念、含糊其词。舆论质疑“短暂围住拍打”这一结论的合理性,网友发问,是否有现场视频进一步佐证?涉事学校曾告知警方和家长“重要部分监控老化”,既然监控老化,视频是否真实存在,如果不存在“短暂”又是怎样界定的?
校园霸凌老生常谈了,社会上对待校园霸凌也已形成共识,坚持“零容忍”。校园霸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很难被发现,遏制校园霸凌,不仅要事后严惩施暴者,也要事前做好预防。
校园霸凌之所以人人喊打,就是其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还会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遭受校园霸凌。校园霸凌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造成伤害。
此次事件中,官方的调查结果受到舆论指责。一方面,公众认为调查组结论草率,存在偷换概念、避重就轻的嫌疑。“拍打”还是“殴打”,一字之差,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事情的定性。网友认为,当地联合调查组存在“和稀泥”式处理,这一结果对受害人来说,似乎并不公平。
另一方面,在家长选择网络曝光之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处置,学校回应称“重要部分监控老化”,“监控老化”是否意味着校方有失管失察的责任。发生校园霸凌,学校是第一责任人,出现问题后,不是第一时间主动承担责任,而是找各种理由敷衍塞责,试问,家长能不产生怀疑吗!不信任的种子,或许从前期校方的处理中就已埋下。
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学校需要做的是,及时、深入、全面开展调查,确保被霸凌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加强对被霸凌者的身心关怀,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令人失望的是,在此次事件中,校方态度模糊、含糊其词,面对家长和警方问询,敷衍搪塞,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企图将事情进行“冷处理”。
校园霸凌事件中,学校负有监管责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定性,势必会牵涉多方利益。当地的初步调查,从反馈看,似乎很难令公众信服。出于避嫌的考虑,需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当地不妨向社会公布调查组成员名单,或者是提级调查。
官方调查发挥的作用,就是还原事实真相,满足公众知情权,以权威、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对网友们的关切进行回应,不遮不捂不瞒,避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初步通报引发质疑,反证出此次调查无论在过程、细节还是逻辑方面,都有待补充、推敲。
希望当地能够进一步深入调查,拿出令大家信服的证据来,确保后续调查能够客观、公正、透明地进行。这不仅需要联合调查组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抵达真相。
既然当地表态对校园霸凌持“零容忍”态度,就应该用行动来说话,而不是用官话、套话来搪塞、愚弄大众。在这里,真诚地建议当地有关部门,不妨进一步公开更加详尽的调查细节,相信普罗大众自会有一个理性、公允的评判。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校园,调查组,冷水江市,这一,娄底,学校,网友,校方,的是,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