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助学金事件:自查自纠难服众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殷臻
“在本次事件中,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有些受国家资助的“贫困生”到底是不是真贫困?这绝不是在说贫困生就不配使用高价消费品,而是评定助学金的标准要更加科学、更能服众。二是所谓“助学金评比”到底应该评比的是什么?是谁更会“卖惨”?谁更会演讲?还是谁的人缘更好更能拉票?”
针对引发热议的学生举报助学金评定不公事件,11月6日,涉事学校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未发现“渎职及滥用职权”问题,之后,当事学生在采访中表示不认可学校的调查结果、应该由第三方来进行调查。
自查自纠为何难以服众?不少网友联想到此前江西某高职食堂的“鼠头鸭脖”事件,当时校方也曾通报表示“当事人已确认为鸭脖”,甚至还有区市监局给学校“背书”,而最终让“指鼠为鸭”真相大白的是省级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
回到本次事件,校方发布的情况通报中,对于重要细节是“轻描淡写”,对工作不足是“避重就轻”。例如,对当事学生在举报视频中提到的高价手机、名牌运动鞋、扬言伪造贫困生等问题,通报只言“不属实”“未发现”,却丝毫不谈具体调查细节;对学校自身在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的是“对同学用心用情、关心关爱存在不足”,对学生具体举报的校方人员却只字不提。学生一方把“有问题”说得“有鼻子有眼”,学校一方却把“没问题”说得“言简意赅”,这如何能够服众?
在本次事件中,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有些受国家资助的“贫困生”到底是不是真贫困?这绝不是在说贫困生就不配使用高价消费品,而是评定助学金的标准要更加科学、更能服众。二是所谓“助学金评比”到底应该评比的是什么?是谁更会“卖惨”?谁更会演讲?还是谁的人缘更好更能拉票?对于真正需要依靠助学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来说,演讲能力也好、人缘也好,都不应成为是否发放助学金的参考。
无论是向学院举报舍友,还是向市教委举报学校,对于当事学生来说都不是容易的决定,也不是“补评”一个国家二等助学金(3000元左右)就能平息的事。
自查自纠终究难以服众,必须由一个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调查此事,厘清助学金工作中的真实问题,说明助学金评定具体细节和标准,方能消除学生和公众心中的疑惑,而不是让当事人落得一个“我还是斗不过他们”的叹息。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助学金,的是,更能,学校,学生,更会,校方,贫困,人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