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捕杀流浪狗背后,被激化的“仇狗”情绪

新闻资讯 宠物,主人,芯片,行政,街心公园,动物,流浪狗,公园,社会,资源 11-21

人狗何以共存?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此次事件的后续是,为了避免流浪狗伤人,大量流浪狗被捕杀。这当然很残忍,但问题的答案不是“同情和爱”。由于行政机构有限的资金和人力,以及管理不善,我们难以设想一个机构能够长期托管大量流浪狗。因此,如果无法快速找到领养者,流浪狗往往会面临安乐死的命运。这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每年都抓捕和安乐死大量的流浪狗,在我能找到的数据中,纽约每年约有7000只,全日本约有26000只,全美国甚至高达67万只。

也有人主张捕获、绝育并放归流浪狗,以避免其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这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投入。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没有大规模社会资源的干预,我们的城市能否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狗对人类的伤害冲动要远小于其对其他狗的攻击性。这意味着,大量流浪狗可能会使养狗人变得非常困难。这些流浪狗在与人亲近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得温顺,它们依赖着菜市场或餐厅的好心人的投喂来维持生存。然而,一旦遇到其他狗,它们可能会攻击,因为这被视为领地争夺的信号。很多养狗者也会因此支持捕杀流浪狗的决策。

这是一个挺反直觉的事情。养狗者对流浪狗的厌恶似乎比那些不养狗的人更强烈。作为一个养狗者,即使出于反对残酷的理由,我也不支持屠杀伴侣动物。然而,面对"为何人类问题尚未解决而要忍受和解决动物问题"这一诘问时,又该如何平衡呢?

有些人主张人类优先,认为安乐死动物无关紧要;而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癌症”,支持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动物比人类更可爱和珍贵。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简单化,天平两边同样沉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显得过于轻率。

当然,反狗组织与动物保护组织可不具有相同的合理性。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道德差距,因为前者致力于破坏,而后者致力于建设。然而,值得强调的是,为什么“仇狗”能够在网络上形成浪潮,吸引大量共鸣?除了残酷与邪恶,还有对“公平”的敏感需求。因此,仅仅批判其残酷和无知,而不回应其需求,可能只会使反狗群体更加激烈。

总之,在流浪狗这样的问题上,我需要承认,自己暂时没有“简单”的答案,也得承认其他人不都是疯子和恶徒,这样问题才能够有一个宽容和理解的空间。维持社会整体宽容的决心,需要和问题共存的勇气,而不是寻求一个“被净化”的世界,或是要求一键解决所有问题。

这是我们社会的第四种“薄弱”,在公共舆论中忍让的薄弱:丑陋的永远是他人和世界,自己则是真理的掌握者。但正因问题复杂地交织在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才需学会与问题共存。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养狗,的人,公园,主人,流浪狗,社会,宠物,街心,动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