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额超1.3万亿元,22个重点城市土拍结束下行态势
1月1日,第三方机构中指院发布报告称,2023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在两成以上,其中推出6.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4%;成交4.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1%,绝对规模为近十年最低位,土拍整体低迷态势未改。为提高房企参拍意愿,各地政府不断调整供地结构,带动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7.6%。
土地市场复苏缓慢:土地推出和成交规模同比均下降
年内土地市场复苏节奏缓慢。
流拍撤牌方面,全国住宅用地流拍撤牌宗数及流拍撤牌率延续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今年多地政府在土地出让前,发布拟出让土地清单供房企提前决策,减小地块流拍可能性;另一方面是继续加大核心区或优质地块力度,提高项目去化确定性。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流拍地块数量共计3762宗,撤牌550宗,流拍撤牌率21.8%,较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但流拍撤牌率整体仍偏高。
图:2022-2023年1-12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
拿地企业方面,根据中指统计,2023年,22城集中供地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49%,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地方国资占比26%,较2022年下降16个百分点;民企占比刚过两成,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提升明显,地方国资托底乏力。一方面,2023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叠加受2022年10月“财政部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影响,地方平台拿地现象减少。另一方面,市场下行期,央国企资金优势凸显,尤其是北京、上海热点城市,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较高;苏州、青岛、合肥央国企拿地占比较上年均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称,2023年土地持续缩量,但优质地块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预计这些项目入市将对新房销售形成支撑。央国企由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好,后续拿地金额占比或继续提升,而对于中小房企而言,核心城市拿地压力增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地块竞争更加激烈,若企业高溢价拿地,则将导致项目利润压缩,在市场调整期,房企仍需将确定性的销售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优中选优,保证项目安全性。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地块,溢价,上限,城市,地价,国企,杭州,上海,土地,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