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压”成山:美国对台军售192亿尚未交付
2024年
“积压”成山
美国对台军售192亿尚未交付
(表2:美国对台军售的“积压”清单,来源:加图研究所)
首先看表1,3个交付的项目,2个用了6年,最短也用了4年。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上任,6月就批准对台军售,可是要等到拜登总统任期的第3年才能交付。由此可见,“老虎”工作组所谓的美国对外军售流程冗长的问题的确严重。
表1中的3种武器装备都是美军现役装备,是台湾亟需的防御武器。“哈姆”反辐射导弹可以由台湾的F-16发射,用于摧毁雷达。“标准-2型”Block IIIA中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舰队防空。“毒刺”是一款轻型的肩扛式防空导弹,不过性能优越,在俄乌战争中已经展示了威力,如果恰当使用可以击落巡航导弹。这属于典型的非对称武器,如果在巷战中使用,可以威胁对方的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目标。可见美国早在2017年就重视提升台军的“非对称”战力。
三、“积压”武器清单分析
表2的“积压”清单更是重量级,排行第一,占比最大的是2019年8月批准售卖的66架F-16C/D型Block 70。F-16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服役的老飞机,但是70批次是制造商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在2012年推出的新型号,一般称为F-16V。相对于老旧的型号,V型号有重大升级,换装了新式普惠F110发动机(也有一说是通用电气的F110-GE-129发动机),推力提升20%;换装了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370公里,能同时追踪超过20个目标;还换装了“狙击手”瞄准吊舱、Link16数据链系统、头盔显示器、升级版GPS导航、升级版任务计算机,可以使用新式的机载武器。从表2来看,台湾当局还另外采购了F-16的2个升级套件,战斗机的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IRST)和MS-110侦查吊舱,以及一些弹药,不过都还没有交付。
台湾的F-16V计划分为2个部分,其一,“凤展专案”,将目前的全部141架F-16A/B型升级成V型。这个工作已经在2023年12月全部完成。台军的F-16完成了上述的大部分升级,但是没有换装新的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39架的升级由台湾汉翔公司执行,也就是说台湾相当于具备了制造先进战斗机的部分能力。其二,“凤翔专案”,采购66架全新F-16V。这批飞机才是完全的升级版,但是尚未交付。美国《空军和太空军》杂志2024年2月的报道称,交付可能还需要“2到3年”,也就是说最早到2026年。
台湾当局还采购了不少陆军主战装备,有29辆“海马斯”火箭炮、40门“帕拉丁”自行火炮和108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台湾采购“海马斯”和“帕拉丁”的情况比较复杂,表2没有完全反映。2020年10月20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售卖11辆“海马斯”,以及64枚陆军战术导弹等装备,金额共4.36亿美元。2021年8月,国务院批准销售40辆“帕拉丁”自行火炮。不过2021年5月2日,美国通知台湾的订单会严重延误,提出采购额外18辆“海马斯”取而代之。最终台湾接受了这个方案,加图研究所称,这两批会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完成交付。
“帕拉丁”和“海马斯”这2款武器都参加了俄乌战争,不过知名度有很大差别。前者发射集束炮弹,给予俄军重大杀伤,但是由于射程有限,不得不靠前部署,也遭受了一些伤亡,被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击伤或者击毁。“海马斯”从2022年进入乌克兰至今,给予了俄军重大杀伤,自身仅2辆发射车受到轻伤。这种巨大的杀伤比让这款武器成为美国援乌的明星武器。
“海马斯”有3大优势:装弹快、机动性高、射程远,全面优于俄制“龙卷风”火箭炮。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的弹药箱,装备了自动装卸机,采用了轮式卡车底盘,这款火箭炮可以高速机动,打了就跑,然后快速装填,换个阵地继续发射,难以被俄军的反炮兵火力追踪。“海马斯”发射的M30/M31制导火箭弹射程92公里,可以在远离战线的安全区域发射,而且打击精度高,被乌军用来摧毁俄军的弹药库、军营等重要目标。2023年6月14日,俄20集团军某部在集合等待领导发表重要讲话时遭到乌军“海马斯”发射反人员“铁雨”弹打击,造成上百人死亡。“海马斯”还可以发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美国援乌的集束弹版本M39射程可达165公里。2023年10月17日,乌军使用这款武器打击了别尔江斯克的俄军机场,击毁了至少9架俄军直升机,包括卡-52这种高级装备。
“艾布拉姆斯”是美军现役主战坦克,战斗力显著超过台军现役的M60A3、CM-11“勇虎”等老旧款式。美国提供给台湾的是最新的SEPv3升级版,但是不带贫铀装甲。108辆的数量不多,略少于8个坦克连的编制(112辆),可以装备3个美式装甲合成营和2个步兵合成营。这款装备也参加了俄乌战争,美国援助了31辆,不过至今没有可视化的战果。
俄乌战争给予现代坦克部队的两大经验(和教训),其一,坦克依旧很重要,特别是在进攻、突击作战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其二,质量不能代替数量。根据可视化的记录,截至2024年2月,俄军已经损失坦克2726辆,先进的T-90系列损失108辆,其中最先进的T-90M损失了62辆。以此来看,台军的108辆“艾布拉姆斯”经不起大战的消耗。媒体报道称,这些坦克2024年到2026年交付。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S-788III型的通信节点、中继站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的战地信息通讯系统。改善战场信息条件,一直以来都是台军的目标,也是俄乌战争的经验教训之一。台湾当局采购了“火山”反坦克布雷车,大概2029年交付。这款装备看上去不起眼,但在实战中潜力很大。俄乌战争中的双方都因为地雷吃尽苦头,挡住乌军先进的“豹二”坦克的不是俄军坦克,而是不起眼的冷战时期生产的TM-62反坦克地雷。
台湾当局采购了135枚AGM-84H和50枚AGM-154C这2款所谓的“防区外打击武器”。前者是增加射程的对陆攻击型的“鱼叉”导弹,射程约270公里;后者是一款滑翔炸弹,射程可达130公里,大概2028年交付。它们的性能并不出彩,但是已经足以让台军具备所谓“源头打击”的能力,威胁大陆的沿海目标。2种武器都可以使用GPS制导来实现精确打击。研究院认为,这2款武器已经超出了“防御性”的范畴,美国距离突破“战略模糊”政策又近了一步。
台湾当局采购了Mk 48重型鱼雷,研究院认为,这是为了配合“海昌计划”,让台湾的新型潜艇服役后有鱼雷可用,预计2025年交付。
四、不能掉以轻心
研究院梳理了一番后,发现特朗普、拜登2届总统批准的对台军售数量不少,质量不错,危害很大。站在两岸统一的立场上,研究院自然“庆幸”美国没有交付这些装备,至少到目前没有让这些武器成为两岸统一的阻碍。
不过研究院也知道,即便不等“老虎”工作组出手,这些“积压”的装备最终都会交付,无非时间早晚而已。到时候,说台军“脱胎换骨”有些夸张,但是战斗力会得到极大提升。再加上台湾当局的武器自主研发、采购计划的逐步落实,到了2030年,台军的现代化进程将大幅度前进。
中国大陆从来不是,也不会是台湾的敌人。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更何况即便这些军售全部到位,也不能改变两岸军力对比,让台军重新回到冷战时期的优势状态(主要指海、空力量)。台湾当局花费巨资采购先进武器装备来防备大陆,非但不是任何值得夸耀的事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彻头彻尾的悲剧。采购的武器越先进,悲剧的成分就越大。纳税人上交的税金应当有更好的用途。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美国,台湾,外军,装备,国防部,俄军,武器,采购,美元,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