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意外”海试的歼-35,将如何改变中国海军的面貌?

新闻资讯 航母,海军,中国,平台,辽宁,甲板,能力,技术,美国,装备,观察者,情况,战机,消耗,解放军,美国空军,武器,规模,大量,项目,飞机,领域,基本,任务,全面,价格,实验室,空间,公 03-0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经过进厂维护保养和改进后的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离开船厂,开始进行返回部队前的试航工作。而在离港的航母甲板上依然存在的解放军下一代舰载机等比例模型,则暗示了解放军新一代航母舰载机运用上意外又合理的安排可能。

同时,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的XQ-67A无人机悄然试飞,作为一种自称要改变未来战术飞机研制理念方法的新无人机平台,XQ-67A的新概念到底会走向什么样的结果,也值得我们关注。

老航母的新战机

经过差不多整一年的维修升级,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2月29日在拖船辅助下离开大连造船厂,开始进行出海试航。对于这艘经过一系列试航和调整以确认维修和改进达成了预期效果之后,即将再度返回解放军作战序列的航母而言,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顺序流程。

冷战期间,就连F-16在设计之初也被认为是某种“可消耗”的产品

冷战期间,就连F-16在设计之初也被认为是某种“可消耗”的产品

如此看来,XQ-67A及其所代表的“低成本可消耗共享平台”项目,对于美军而言如果能走下去,更重要的与其说是其廉价特征,不如说是“可消耗”概念在美军装备采购和作战理念领域的重新贯彻。

尽管美国军队在很多军事行动中都是依靠自身的超强国力,在长期支撑天文数字的军事力量消耗之后赢得了战争,但至少在冷战结束以来,长期对于武器绝对先进性和“零伤亡”的追求,让美军在装备发展领域几乎完全抛弃了“消耗性”的概念,反复强调武器装备的“隐身性”,作战状态上的“非接触”,投送火力时的“防区外”,拒绝承认武器装备遭遇规模损失的可能性。但随着俄乌战争等一系列当代战争的实践,美军似乎也正在逐渐重新接受武器装备遭遇规模损失难以避免的现实,并且试图用无人技术来规避这种损失中对美军最为敏感的“人员损失”。

很难说美军的这种调整究竟是承认可消耗还是某种深层次的拒绝消耗,但至少回到基本的技术视角上,“低成本可消耗共享平台”本身并不新鲜,它最终能否实现其预想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美国的军事工业还能否像过去那样用自身的生产能力抵消它们在使用中的消耗。但美国的军事工业真的还具备这样的实力么?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观察和讨论的问题。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辽宁,航母,无人机,战机,作战,平台,舰载机,消耗,甲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