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网暴“按键伤人”?委员建议:治理热搜乱象
近年来,在不少网络热点事件中都能看到网络暴力的影子。扣帽子、抡棒子、带节奏……严重污染了网络空气,已然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公害”。
网络暴力为什么难以根治?一言不合就“开盒挂人”的网络戾气该如何消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贾海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指治理重点——要规范“热搜及话题设置”。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要加强内容管理,如通过降低推荐、强制删除下架等方式避免网暴进一步扩大;提供专门的网暴投诉渠道,以及面向网暴受害用户的心理关怀服务。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惩治不当热搜导致网暴的案例,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舆论震慑;社会各界要积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热点事件,关注有价值的社会公共议题。”贾海洋表示。
“长期来看,我认为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辨别力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和社会应当提供更多教育资源来引导青少年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和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我认为这不仅能帮助他们避免网络暴力和负面信息的影响,还能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许玲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文杰则强调,热搜确实可以起到对网络暴力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里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公众话题讨论热度而自动生成的热搜话题,对此种热搜话题,要看一般人能否从中判断出网络暴力的存在,如果答案为是,则平台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消除网络暴力或对其蔓延加以防范,很多热搜话题单从字面是无法判断网络暴力存在与否的,但如果围绕某一热搜话题形成的网络暴力已经到了一般网民已经知晓的程度,那么平台也应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第二种情况是平台主动设置热搜话题,或者将那些原来不构成热搜话题的讨论人为升级为热搜话题,如果话题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诱发网络暴力的危险,例如涉及未成年人,平台要予以高度关注。
围绕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空间中未成年人的保护,蒋颖建议,应通过联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界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促进知识交流、文化繁荣的良好环境。
记者:周佳佳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网络,暴力,话题,平台,全国政协,致公党,违法犯罪,算法,信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