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杀人案,加害人和被害人为何都是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里,低龄化的特征也更加突出了。出生于 80、90 年代的“第一代”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大规模去城里务工是在 2000 年以后,因此这一代在童年早期还拥有相对完整的家庭生活。
如今,则有接近 75% 的“第二代”农村留守儿童,还没上初中就与父母分开了,而这正是人对原生家庭有着强烈精神依赖的年龄阶段。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留守经历带来的影响深远又复杂。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与农村留守儿童遭遇欺凌同时发生的是,部分留守儿童也成为了欺凌者、施暴者。
据报道,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长期的犯罪案例跟踪中发现:留守或单亲家庭的背景,和成年后的暴力型犯罪有着密切关联。她接触的近十起死刑判决案件,犯人在童年都没有母亲陪伴,由爷爷抚养成人,成年后发生暴力犯罪。一份发表在《教育与经济》的量化研究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欺凌他人的发生率比农村非留守儿童更高。
个别留守儿童极端案例的背后,还有千万规模人口的留守儿童的困境亟待解决。解决思路是什么?从内到外、从微观到宏观,相关人士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据媒体报道,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指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鼓励父母回老家,也就是返乡就业。但在陆铭看来,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规律。
其二,就是要让留守儿童能够逐渐地跟随父母到他们就业的地方去读书,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方案。如今大城市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出现招不满学生的情况,“现在就是大幅度降低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门槛的最好时机”。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曾在媒体采访中指出,改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现状要有好的配套制度,比如,可以优化落户政策,方便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前往城市安家落户、入学升学。
仍然留在老家的留守儿童也亟待更体系化、精细化的照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和全国政协常委王路建议相关部门设立“欠发达地区农村婴幼儿早期养育项目”,明确政策目标、受益人群、资金投入、实施方案等,给乡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早期发展服务。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解决问题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迫切。家长、老师、同学、再到庞大的公众,都不会想再看到留守儿童欺凌或被欺凌。
参考资料:
【1】She, X., Zhao, D., & Li, M. (2022).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sparities in rural Guizhou vs. urban Beij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China. Global Pediatrics, 2, 100023.
【2】冰点周刊,在乡村,看不见的校园欺凌
【3】黄斌欢.留守经历与农村社会的断裂——桂中壮族留守儿童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4):48-58.
【4】红星新闻,405寝室的梦魇:学姐21天多次霸凌他人,有受害者又成施暴者
【5】贾勇宏, 吴恩慈. 农村留守儿童更易遭受校园欺凌吗?——基于1487份农村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2, 38 (02): 79-87.
【6】新乡土,留守儿童为何成为一个新问题?
【7】严肃的人口学八卦,为什么留守儿童更容易卷入校园欺凌?
【8】真实故事计划Pro,留守儿童:被牺牲的6100万,现在长大了
【9】中国新闻周刊,儿童主任是留守儿童问题的良药吗?
【10】21世纪经济报道,陆铭:当前正是推进留守儿童随迁入学的最佳时机.
作者 | 张铃媛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儿童,农村,父母,校园,全国政协,都是,万人,学生,是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