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求解规培制度之困

新闻资讯 医院,医生,病历,书写,患者,老师,医师,医疗,记录,学生,论文,制度,住院医师,时间,规范化,教学,谭铭,科室,体系,问题,美国,病人,合格,过程,龚晓明,张强,模板,能力,中国 04-12

谭铭感觉自己被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工作中。

他恨不得有三个“分身”:一个经常跑腿,帮上级医生取外卖,取快递,报送职称材料,应付他们的人情往来;另一个为医院的学生管理部门服务,收集学生信息,编辑学生名单,去卫健委送资料;最后一个负责规培生分内的工作,办理出入院手续,陪同病人检查,医患谈话,还有写病历……

高强度而机械的工作、与付出不对等的待遇,谭铭和他身后庞大的规培生群体正在经历相似的困境。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参与学员需在培训基地完成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而证书是聘用临床医学中级技术岗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招聘的过程中,诸多医院已经把规培合格视为聘用标准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培的初衷是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从业者诊疗水准,但推行十年来也伴生了一些问题。如今,不少声音在呼吁改变。

“复制粘贴”的病历模板

医院中增多的文书行政工作,压在了规培生的头上。多位规培生提到,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病历书写上,成为一名维持医院基层运转的“熟练工”。

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二年级规培生曾诗伊表示,自己上班基本在写病历,有时还要加班改病历。

曾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规培的熊天树轮转到某外科科室时,带教老师从桌子下面翻出一箱病历,让她快点写完,“那一刻感觉根本写不完,病历实在是太多了。”

熊天树值夜班时,凌晨1:04仍在处理病例。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熊天树在感染科轮转时需要身着防护服值班。

去年,规培结束后她成为一名社区医院医生。

对熊天树来说,三年的规培让她懂得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写病历,但如何和患者沟通,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如何面对患者的不理解与质疑,她还在临床中摸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除龚晓明、张强外皆为化名)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病历,医院,医生,培生,医师,患者,工作,老师,科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