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在中国试乘十几辆电动车后,美记者感慨:西方车企完蛋了

新闻资讯 凯文,电动车,制造商,西方车,科技公司,汽车,概念车,中国市场,车展,汽车制造商 05-11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新能源车行业媒体“InsideEVs”网站刊登了资深汽车媒体人凯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在中国参观北京国际车展的一周见闻。凯文在这篇长文中称,试乘过十几辆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后,他惊觉“西方车企完蛋了”。

在他的观察中,中国电动车技术先进,又愿意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做出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再加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点燃全国“电动车热潮”;反之,西方汽车制造商尤其是美国制造商压根就没有努力,没有试图了解并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只想傲慢地卖掉他们自己想造的车。

他直言:“亲眼所见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自主品牌会获得这么多人的追捧。这让我有些尴尬,(因为)我曾试图理解这些西方品牌被挤出中国市场是政治因素导致的,而非其自身过错。但事实上我亲眼看到的是,在中国努力进步的同时,我们只会一个劲地抱怨。”

凯文认为,美西方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批评是错误的,事实上西方车企的节节败退是咎由自取,往中国头上扣锅是一种“酸葡萄心理”,打压中国进口产品完全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

“当西方车企、科技公司和监管机构打压中企时,那种所谓的‘保护市场’的说辞显得非常空洞,更像是在哗众取宠。这不是在竞争,而是想把竞争完全排除在外。”他批评道。

在中国试乘十几辆电动车后,美记者感慨:西方车企完蛋了

“亲眼所见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自主品牌会获得这么多人的追捧。”凯文直言不讳道,“这让我有些尴尬,(因为)我虽然身在中国,却曾试图理解这些西方品牌被挤出中国市场是政治因素导致的,而非其自身过错。”

如此鲜明对比,让凯文仿佛梦回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美国制造商就认为他们可以向公众出售任何不够成熟的车型,公众要做的只有接受,这一幕正在中国重演。

他写道,西方车企没有试图了解和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努力,他们只想卖掉自己想造的车;相比之下,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更努力地了解消费者的想法。

“西方制造商,尤其是美国制造商,似乎根本没有努力。比如,中国消费者想要配有大屏幕的联网汽车,中国车企就想出了解决办法,还做得不错。而在中国努力进步的时候,我们只会一个劲地抱怨。”

这让他觉得,西方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和监管机构用于打压中国企业的说辞虚伪至极,“他们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市场,这种说法很空洞,反而还让人觉得是在哗众取宠,同时默认了他们根本不打算努力做得更好。”

凯文指出,这种行为不是在竞争,而是想把竞争排除在外,“所谓对网络安全的担忧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与中企目前推出的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糟透了。做工不行,联网也很差。”

他进一步分析道,西方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并不深入,无法为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用户提供服务。他们也没有像中国那样在建立电池供应链方面抢占先机。这些西方厂商似乎也不想通过不断更新产品线以灵活地迎合中国市场或其他任何市场。

凯文哀其不争:“那么,什么时候这种责备会从针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转移到(西方)汽车制造商本身的行为上呢?这完全是西方制造商误判中国市场、没能生产出中国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的缘故,和他们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补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西方车企如此傲慢,认为中国就一定会永远购买他们的低品质产品和稍作修改的‘回锅肉’?”

他补充道,就算美欧真的在打压中国进口产品上如愿以偿,这也不会为消费者带来性能更好的汽车产品,因为这本质上就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在内心深处,所有的西方汽车企业高管和一些对华鹰派专家都清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比欧洲和美国品牌的产品更有吸引力。”

“我亲眼所见,我们一败涂地”,凯文在文末写道。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中国,凯文,品牌,美国,底特律,中国市场,电动车,汽车,努力,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