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当你选择背上行囊,身后的父母便开始了漫长的守望…

新闻资讯 老人,先生,父母,外婆,女士,摄像头,赵先生,院子,妈妈,老家,子女,西安,奶奶,母亲,陪伴,方式,新闻记者,孩子,大风,父亲,故事,老太太,老屋,华商报,村子,手机,医院,农活, 05-16

在谋生和陪伴父母构成的单选题里

如果有第三个选项恐怕没有人不愿意尝试

有的时候,为人子女,内心真的特别挣扎

身前是生活,得去摸爬滚打

身后是父母,需要膝下侍奉

为了生存,有太多人只能选择远离家乡

独留父母在老家

跪乳之恩,抵不过粗粝的现实

尽孝之心,败给日子里的艰辛

无可奈何的年轻人

最后只能在监控里了解父母、孝敬父母

几寸大的屏幕,掀开父母生活的一角

在监控里看他们那些再细碎不过的日常

打扫庭院、洗衣做饭、跟邻居唠嗑……

监控下的画面既有温馨

也伴随着无奈

长长的网线一头系在屋头一头系在心头

一头系着牵挂一头系着担忧

人这一生,欠父母的这笔债难以还尽

若你有幸在父母身边

就在膝下好好侍奉好他们

如果你身在远方只能在电话里、监视器尽孝

那就多花点时间陪他们唠嗑

让他们顺心、安心、开心

对于很多70、80、90后,不懈地奋斗是笃定的人生理想,他们承载着长辈的期待和梦想,通过努力,走出家乡,改变人生,终于在大城市里立业成家。与此同时,留在故乡的长辈们已渐渐老去,虽然他们希望后辈们去城里过“有出息”的生活,但他们并不习惯跟随子女住在城市,他们舍不得那个老家。

就这样,他们与子女之间,不仅生活观念和方式上有了差异,更有了空间上的距离。在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洪流中,留守在老家的老人成了晚辈们深深的牵挂。子女面临着两难——如何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谋生,又该怎样照顾、孝顺老人?

安装监控似乎成了理想的选择,既能看到老人的生活日常,为老人带去一份安全保障,又能通过对这种对父母的“云陪伴”,寄托心底的思念。

故事1

看到奶奶平稳的日常

他就放心了

爷爷去世一个月后

2023年5月,牟先生决定为奶奶家安装监控

奶奶老屋内外各装一个摄像头

牟先生的奶奶家位于蓝田县的一个村子里,老屋大门一进去,就是卧室加厨房,一间房内,有休息用的炕,炕连着灶台。2023年5月,牟先生将摄像头装在炕旁边的桌子上,摄像头会根据人的活动自动旋转,这样就可以看到奶奶在屋内的活动。

有时,在视频里看到母亲没穿袜子,赵先生会打电话督促她穿上,担心她着凉感冒。“晚上老人喜欢看电视,他们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在监控里看到好几次,每次会在摄像头里把他们叫醒,提醒他们关了电视、关了灯,去床上睡。”赵先生说,为了让父母和外婆多吃水果,他们兄妹3个经常给家里买各种水果快递回去,还买了一个专门放水果的冰箱,他们还特意把冰箱放到监控可以看到的地方,“他们节约惯了,总舍不得吃,有时候水果会在冰箱里放很久。如果发现他们好几天都没打开冰箱,我们就会打电话提醒他们,别把水果放坏了。”

盯着妈妈摘豌豆的背影

他不想移开视线

前几天,赵先生在监控里看到妈妈坐在院子里的小凳上摘豌豆,赵先生想起,小时候也见过这样的场景。他就一直在监控里看着妈妈摘豌豆的背影,不想移开视线,心里觉得很温暖,“有妈在,真好!”

父亲母亲大概知道监控的功能,他们也很乐意用这样的方式生活在子女的视线里,接受子女的关心和“监督”,也很乐意与孩子们隔空聊聊天。

聊天内容一般就是:今天吃了啥?身体感觉咋样?按时吃药了吗?

不过,90岁的外婆不是很清楚监控这个“新玩意儿”,看到外孙们远在外,仍然能随时与他们说话,外婆充满好奇。她会冲着摄像头的方向,向摄像头摆摆手,与外孙们打打招呼。没事在院子里转悠时,也是时不时抬头打量一会儿摄像头。

父母历尽艰辛

供出3个大学生

赵先生回忆,父母把全部的爱给了他们兄妹3人,小时候爸爸外出打工,母亲操持家里,尽心尽力培养,他们3人也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家乡。哥哥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当老师,他走的较远,妹妹正在上大学。一路走来,父母付出了太多,非常不容易。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半夜我发高烧,父亲一路背着我去镇上的医院,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赵先生说,好在随着他和哥哥参加工作,家里情况越来越好,这几年,他们给父母盖了新房,赵先生也接父母来西安住过,希望能多照顾和陪伴父母,“但是他们在这边吃不惯,饮食差异比较大,周围的人也不认识,老人还是觉得在老家住得舒心。”赵先生说,同样,父母在县城的哥哥家也住不习惯。

“云陪伴”后

兄妹们的群变活跃了

最让赵先生担心的是,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去年,母亲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住院治疗,还重感冒了一次,他们都不告诉我们,直到过了很久才说。”赵先生说,这让他心里非常懊恼,2024年春节,兄妹3个一合计,都想一起了,“给爸妈装监控!”

今年3月,这件事就落实了。装了监控以后,兄妹的群里聊父母、外婆聊得更多了,“虽然都是很琐碎的事情,但是我们乐此不疲,觉得很幸福。”赵先生说,哥哥住在县城,如果父母有什么紧急情况,开车1个多小时就能赶回家。

赵先生把监控里与父母的联结称为“云陪伴”,这也是目前在“家庭发展”和孝顺老人之间,他们兄妹找到的最佳方式。

同时,赵先生一有时间,也带着媳妇、孩子,开车从西安回到老家,与父母待在一起。“有时候,周末说回去就回去了,开车8个小时到家。”

>>记者手记

老人多了一份远程照护

也安放了游子们内心的思念

随着城镇化进程,大多数年轻一代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扎下了根,老人则更愿留在故园,逐渐年迈的他们该如何得到陪伴和守护,成为一个时代的问题。

采访中,能感受到两代人或者三代人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割裂,但更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自身生活与尽孝间,儿孙们想到了“装监控”的办法,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谁不想陪伴在老人身边,谁不想更方便地照顾老人?哪位老人又不想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呢?

有网友说,给父母装了监控后,不仅能看见他们的一举一动,还能跟他们聊天,弥补了不能朝夕相处的遗憾,就好像大家仍生活在一起;有网友说,小时候在家门口看向远方,工作了在远方望向家门;也有网友说,装了监控,担忧少了,心酸却多了,看到了很多平时自己并不知道的父母的辛苦,老人也有了新的期待和失落……但不管怎么说,高科技手段确实让老人多了一份远程照护,多了一份安全保障,也让游子们心中的思念和乡愁有处安放。

而在使用监控照顾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邻里守望”的珍贵。另外,也建议相关部门完善以村委会为纽带的志愿者队伍,并对志愿者进行养护基础培训,为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老人在外地的子女可以用其他方式进行回馈和支持。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让老人们在爱中度过晚年,是所有人的心愿。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文 强军/图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老人,外婆,父母,女士,摄像头,奶奶,装了,父亲,妈妈,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