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 一起学习网


“厄尔尼诺”将转为“拉尼娜”?今夏珠江防汛形势如何?

新闻资讯 洪水,北江,流域,珠江,水库,暴雨,智库,西江,韩江,河流 05-23

5月18日夜间到5月19日上午,广西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南宁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市区多处积水内涝。

实际上,自4月1日我国入汛以来,珠江流域(片)经历了多轮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截至5月22日,95条河流126个站点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北江、东江、韩江发生6次编号洪水,其中北江第1号洪水是今年我国大江大河首个编号洪水,北江第2号洪水发展成特大洪水,是我国大江大河有统计资料以来最早发生的特大洪水。

【作者注:珠江流域(片),简称珠江片,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区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海南8省(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65.43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面积)。】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珠江防汛形势如何,该如何强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贯通“四情”(雨情、水情、险情、灾情)防御?为此,瞭望智库专访了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

文 | 李亚飞 秦小童(实习生) 瞭望智库

1

入汛最早

瞭望智库:相较全国其他流域,珠江防汛工作有哪些特殊性?

吴小龙:自然地理特性导致珠江暴雨频繁、洪水多发。珠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区,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汽充沛,暴雨强度、频次、历时均处于全国七大流域前列。流域地形复杂、水系发达,中上游地区多是山地、丘陵,且河流水系多呈扇形分布,洪水汇流速度快,加之没有大的湖泊对洪水进行自然调蓄,导致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频繁出现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洪水。

2024年4月21日,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居民在积水的道路上乘船出行。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2024年4月21日,广东清远英德市浛洸镇居民在积水的道路上乘船出行。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珠江防总、珠江委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防强台、抗大旱,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预字当先、以防为主、防线外推,坚持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认真贯彻国家防总、水利部决策部署,抓实抓细各项措施,以工作措施的前瞻性、治理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坚决守住流域水安全底线。

首先,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加快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优化完善防洪格局,推进柳江洋溪水利枢纽、龙滩防洪能力提升等控制性防洪工程和堤防达标建设,有序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不断补齐工程短板,切实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其次,科学实施水库联合调度。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实施流域水库群统一调度,督促完善东江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及韩江棉花滩、高陂等重点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切实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再次,加强重点薄弱环节防御。针对前期部分防洪工程不同程度受损,督促地方加快修复,及时恢复防洪功能。严格落实涉河在建工程、病险水库、中小水库(水电站)和堤防险工险段度汛措施,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和安全管控措施。

最后,提升现代科技支撑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孪生珠江和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完善洪水预报方案,为打赢现代防汛战提供有力支撑。深化防汛抗旱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复合极端灾害研究,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此外,还要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加强流域骨干水库统一调度,构建当地、近地、远地“三道防线”。动态排查群众因旱饮水困难问题,指导受旱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延伸管网、打井取水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督促指导地方在应对旱情的同时,扎实做好防汛准备,严密防范旱涝急转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北江,洪水,珠江,流域,水库,西江,暴雨,发生,洪峰,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