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作弊:一场隐秘而喧哗的交易
艺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有些踏上对岸的人,靠的是快船,甚至是传送门。
撰文 | 李薇
编辑 | 曹颖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艺考生林晓钰的命运被一阵闹铃声彻底改变。
2022年冬天,由于母亲忘记关掉手机上的闹钟,林晓钰在参加某艺术院校线上复试时被判违规。那是她准备最充分、最有把握的一场考试,但屏幕上跳出的红色感叹号宣布了考试结束。
林晓钰因此与梦想的院校无缘。对闹铃事件,她感到“特别意外,特别可惜”,母亲也格外自责。
林晓钰的遗憾在“网红李闽轩北电艺考违纪事件”中变成了愤慨。
李闽轩是今年的表演艺考生,也是拥有500多万粉丝的抖音博主。2024年3月8日,她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考场上报出自己的姓名,违反了《北京电影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考试表演学院复试考生须知》第9条规定:“考试全程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个人姓名、准考证号码,否则将会被视为作弊。”
这条规定使用红色字体、黄色底色,加了下划线,十分醒目。
第5条“复试考试内容”则用加粗字体写道:“参加专业考试时请着自备深色紧身形体服。”据李闽轩同场考生回忆,李闽轩考试时身着浅绿色形体服,在一片深色中格外显眼。
有损公平的行为一旦实施,害人,也终究害己。
宋子琦和朋友聊起艺考作弊,朋友说,通过作弊上大学的人,“只能继续买论文、买科研成果、买硕士学位。人生的一切都要买来。某种层面上来说,这种人自己就是一种消费品,挺可悲的。”
但是,人能抵挡住捷径的诱惑吗?
买证这道传送门,曾由机构老师明码标价,向宋子琦敞开。
艺考那年,宋子琦的家庭有钱买一张合格证,但她“性格干不出那种事”,拒绝了机构老师提供的“机会”。虽然凭实力取得了省统考前十,但由于该省“专过文排”的新规——专业课成绩达到学校合格线,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她最终只去到一所双非一本院校。因为对艺考环境和院校环境的失望,她选择休学出国,换了商科赛道,“但其实未来有机会我还想做艺术,因为是真的很喜欢”。
身边专业实力不强但买证上岸的人,曾嘲笑她不买证太笨了,活该上不了理想院校。
宋子琦回忆起来虽然有些不甘心,但如果重来一次,她还是想做个正直的人。
(应受访对象要求,林晓钰、杨思思、宋子琦、章羽为化名)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艺考,考生,考试,合格证,老师,统考,机构,培训机构,万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