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了郑文灿,赖清德就有救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晓笛】
郑文灿被抓了,在57岁生日当天,罪名是土地受贿。
当然,台面上的民进党籍政治人物,多数手脚都不是很干净,脑满肥肠。这是私人欲望,更是政治需要,毕竟没上过“萝莉岛”,奢谈是一家人。
只是郑文灿有些特别。
郑文灿被蔡英文赞许为“胖周瑜”,足智多谋,身段柔软,一腔热血,热衷学运。郑文灿在“野百合运动”中崭露头角,后借着“太阳花运动”的余温执掌桃园多年,不仅在社会上享有较高民意,还与党内各派系势力交好。在蔡英文执政时期,备受器重,一度被认为是引领民进党的不二人选。
换句话说,对当前风雨飘摇的赖清德而言,郑文灿越是春光灿烂,越是怀璧其罪。
一场贪腐案瞬时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
大权旁落还是大权在握?
《钢铁雄心4》的校长天局,各种debuff看得玩家两眼昏花;而对初登大宝的赖清德而言,其所处的局面其实并不比校长轻松多少。
民进党“立委”陈亭妃台湾“中时新闻网”
陈亭妃“开刀问斩”在前,郑文灿生辰祭旗在后,一套整肃异己、追杀政敌的组合拳打得民众目瞪口呆。东窗事发后,赖清德当局忙不迭送与“桃园王”切割,为检调单位定调“毋枉毋纵”。虽然郑文灿交了500万新台币取保候审,暂时免了牢狱之灾——亦有可能不了了之,但500万的高昂保释金,足够给社会大众留下真发生了点什么的印象。自此之后,郑文灿的政治生命恐怕也到此为止,不仅无法在党内对赖清德“概不奉诏”,更没有在2028年挑战想要连任的赖清德的资格。
这位“胖周瑜”终究折戟在了赤壁之上。
从集权到极权
赖清德是新君,然而这位新君的位子并不安稳,无论是陈亭妃,还是郑文灿,都因权柄在身而被赖清德忌惮,欲除之而后快。
除了内部整肃,赖清德对外也有诸多集权动作。
赖清德上台后“违宪”增设了“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等三个委员会,形成了一套非常态化的赖氏治理机制。委员会虽然名字上各司其职,对应了赖清德竞选时的政见,但一个“全社会防卫韧性”就已经包罗万象,浮想连连。对此,名义上的新潮流南部领袖陈菊虽然辩称赖清德兑现政见的初心是好的,但也提醒其在“立法院”扩权时,领导人也一同扩权会导致社会观感不佳。
而面对蓝白在“立法院”的联合绞杀,赖清德对“‘国会’改革”发动覆议和“释宪”大战,杯葛选罢法修法,摆出了一幅针尖对麦芒的姿态,台湾“立法院”标志性的全武行只怕有增无减。
无论是内斗还是外争,赖清德相较蔡英文,手法上直白狠辣了不少。除了自身性格上有一点“斗鸡”外,更因为赖清德对“跛脚当局”的现状深感焦虑。集权是缓解内心焦虑的必然举措,短期内为了强化团队权力,岛内政治名利场难免多有争吵。
然而,利欲熏心之人在凝视深渊的同时,也被深渊所凝视。因民意基础薄弱而导致的合法性不足,使赖清德能够合理集权的方式十分有限,因而只能剑走偏锋,一条路走到黑,其结果是从集权走向极权,政治斗争不断极化。
可以预见的是,岛内政治恶斗导致的政治极化会成为“有赖一朝”的政治标签与治理全台的主要内容,民进党会带着四成的基本盘不断走向极端,四面出击,大杀四方,台湾百姓怨声载道,但也无能为力。而这种岛内政治极化的外溢也会进一步加剧两岸关系“敌意螺旋”的上升,直到,无法维系的那一刻。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民进党,台湾,海基会,桃园,党内,台南,的是,政治,立法院,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