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反映殡仪馆距自家仅20余米”引热议,那到底该距民房多远?专家解读
日前,四川达州宣汉县的尹先生反映,当地殡仪馆距他和哥哥的房屋直线距离仅20余米,两家人频遭殡仪馆灯光、噪音及粉尘扰民。
当地民政部门及宣汉县殡仪馆回应红星新闻,殡仪馆将搬迁,原因是考虑到殡仪馆周围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目前正在走相关程序(此前报道:红星调查|房主反映殡仪馆距自家仅20余米频遭扰民,殡仪馆:将搬新址正在走程序)。
▲《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住建部网站查询到《殡仪馆建设标准》(建标【2017】181号),其中第十一条规定,殡仪馆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符合用地分类原则和规划管理、殡葬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具备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三、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四、交通、给排水、供电有保障。
五、考虑到殡葬工作的特殊性,尽量选择周边单位和居民较少、相对独立、交通便利的地域,并处理好与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关系。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从国家标准委网站查询到《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1-2000),其中解释:卫生防护距离为“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该标准明确规定:火葬场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的平均风速和年焚尸量规定。根据所列图表显示,年焚尸量大于4000具,所在地区近五年风速小于2米/秒、2~4米/秒、大于4米/秒时,火葬场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700米、600米、500米;年焚尸量小于等于4000具,所在地区近五年风速2米/秒、2~4米/秒、大于4米/秒时,火葬场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500米、400米、300米。
此外,该标准显示,其规定的火葬场与居住区的位置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以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标准备注“2001年1月1日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2日起,该标准转化成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3、殡葬协会专家:火葬场选址应遵循这些原则
对于殡仪馆(火葬场)与居民房屋之间的距离,7月9日,民政部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殡葬问题研究专家王国华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火葬场与居民楼之间的距离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火葬场一定要在居民楼的下风区,避免火葬场烟囱有气味扰民;第二,火葬场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通用标准;第三,尊重中国老百姓的“公序良俗”,火葬场出入口绝对与居民区出入口相隔离;第四,在火葬场区域焚烧花圈、燃放鞭炮等,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范,杜绝扰民现象发生。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编辑:一起学习网
标签:殡仪馆,火葬场,红星,殡葬,标准,新闻记者,距离,民政部门,人民政府,防护